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学之窗 > 语文教研组

海与山的一次聚首 ——第十一届“朱家角中学—松江二中辩论邀请赛”

作者:李欣然     发布时间:2024-3-10 点击数:3305

 

海与山的一次聚首

——第十一届“朱家角中学—松江二中辩论邀请赛”

2024年3月8日下午,第十一届“朱家角中学—松江二中辩论邀请赛”在我校新疆部会议室举行。本场比赛的辩题为“21世纪新青年应该先成为山还是先找到海”。我校参赛的四位辩手为:高一(4)班曹明昊、高一(6)班沈子涵、高一(1)班姜骏、高一(13)班章灵芸。新疆部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参与观赛。

image.png

比赛于16:45准时开始。我校辩论队持反方观点,主张“21世纪新青年应该先找到海”。松江二中辩论队持正方观点,主张“21世纪新青年应该先成为山”。

对于这一带有比喻性质的辩题,双方对于“山”与“海”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与理解。我方辩手认为“山”与“海”都代表着某种信念的隐喻。“山高人为峰”,“成为山”是指傲立于世上,做某一领域的巅峰与标杆。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找到海”就是找到集体所共识共容的广大部分。对方辩友认为“成为山”就是向内纵向加深,提升自我的能力。“找到海”就是向外探索,拓宽见识,多接触事物。

既而双方对于“山”和“海”两者孰为优先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和质证。正方一辩董亦辰同学将对“先成为山”必要性的论证置于论题“21世纪新青年”的背景之下,认为在见识和能力不成比的当下,需要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来夯实自我价值的基础,进而建构起自我主体性,这是“成为山”作为前置条件的先在性。在这基础之上,再去“找到海”来拓宽识见。而我方一辩曹明昊同学则在“个人发展→社会演进→文明更迭”的三个维度分别举证“先找到海”能够为个人发展找到更好的路径、社会演进提供更多的范式、文明共荣拓展更广的空间。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阐述个体惟有先找到参考系的依凭、共同体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定位个体之于参考系的坐标、因循个体之于共同体的准绳,进而成为自己的“山”。

在相互质询与自由辩论的环节中,正反双方论辩的焦点在于论题关键词定义同一性与指向性的统一,并对两者主次先后举证合理性与自洽性的彼此质疑问难。我方四辩章灵芸运用连环发问、设置陷阱的辩论技巧试图驳难对方论辩的关节处,论辩之风刚健自信,赢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喝彩。而对方三辩费安琪与四辩石凌也就我方归纳推理的逻辑环节与概念辨析的周延自洽加以质证,敏锐地抓住论辩细节展开发问攻势,细致周密而从容不迫,颇有风度。

在最终的结辩环节。我方以感性的个体生命经验娓娓道来,将论辩的空间进一步充分打开,延展至作为“生命美学”的海与山,哪种生命境界更开阔?而对方则以当今青年迷茫感的普遍性为切入,认为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作为铺垫基础,是必要的前置条件,而后方能次第推广至综合能力的提升、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向外拓展的延伸,从而完成了自我教育的闭环。

image.png

而后,我校的孙沁沁老师与松江二中的许耀老师作为评委分别发表了对本场比赛的点评。孙老师肯定了双方辩手蓬勃昂扬的青春意气与从容自信的论辩风采,建议进行归纳论证的时候要注意举证的充分性,概念定义的时候要保重双方的论辩基线处于同一维度层次,论辩焦点可以进一步集中于“山”“海”这两个意象之于自我发展的意义。许老师就双方的论辩技巧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许老师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比喻性质的辩题,喻体推断需要由修辞意义上的多义性走向论辩意义上的公允性,能够确保推断适切而达成共识,使得论题打开充分的空间,从而能够纵深至“21世纪新青年”的论题背景。而辩论的力度和效度不仅仅是依靠言辞说服听众认同自己的观点,更要渲染特定的情境,并引导对方代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兴起听众自身的反思与思考。

image.png

最后的述票环节,经由评委团与观众团的一致票选,推举双方四辩石凌与章灵芸为本场最佳辩手。双方辩友在赛后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分享自己对辩题理解与辩论技巧的心得与体会。

这是海与山的一场聚首。或许正如本场辩题引导我们思考的那样,21世纪新青年既可以有如“山”的个体特异性,亦可以有似“海”的群体包容性。“山峰”独立而高峻,“山脉”相望而相连;“海浪”激湍而奔涌,“海洋”涵纳而容括。这是一回春天的聚首,又是一次思辨的交锋,更是一场青春的邂逅。


 撰稿:李欣然

审核:张国成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128;累计访问人数:259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