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之窗 > 德育工作

国旗下讲话9——初夏疾病预防知识及高考饮食调整

作者:朱红莲     发布时间:2016-5-30 点击数:45161

初夏疾病预防知识及高考饮食调整

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气温逐日渐高,人们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减少,水分流失也在逐日增加,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极易引起疾病,因此,注意一些疾病的预防非常有必要。

1、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该类疾病由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预防该类疾病,要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少去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场所,保持教室宿舍及办公室的环境卫生,接种疫苗、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一旦发现连续发热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2、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后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春末夏初必须遵守新鲜、清洁的饮食原则。尽量避免在路边摊吃东西,做到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品和生食水产品。在食堂购买的饭菜做到现买现吃不能在常温下保存过久。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喝开水、食用安全卫生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防蚊灭蚊,预防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起病常突发高热、恶心、呕吐、嗜睡。乙脑的预防关键是做好防蚊工作,晚上避免到野外空地,宿舍尽量使用蚊帐。

4、注意用眼卫生,谨防红眼病

 红眼病医学上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月至10月是高发季节。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早期双眼发烫、畏光、眼红,眼睛磨痛,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传染性强,发病快,主要是接触传染。通过手、毛巾、水等传播方式,在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

  预防红眼病,应注意用眼卫生。一旦发生应隔离治疗,待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复学,要养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习惯。

第二部分:

考前如何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此期间,学生们复习任务繁重,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安排好这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对保证考生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高考期间的饮食不要太过油腻,应该荤素合理搭配。三餐之间的安排要不同对待。午餐的时候可以多补充一点荤菜,而晚餐不用特意减少食用量,可以选择一些清淡、养胃的饮食。多选择一些鱼类、豆制品、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且还要有优质蛋白,这都有利于晚上的睡眠。

有的家长喜欢在高考前夕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饭菜。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其原因在于:食谱大变脸,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特别考试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及过甜的食物。三餐营养应均衡;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

最后,祝师生们身体健康,祝高考的考生考出好成绩,谢谢!

 

2016-5-9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01548;累计访问人数:386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