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对路子,上好课——语文组教学周展示活动略影
戊戌年感恩节,气候并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朱中校园里诚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年一度的教学节正有声有色地开展着。

语文教研组的两位新秀——陆文文和沈亚燕老师各自展示出了特有的风采。
陆文文老师选择了《聊斋志异》中的《劳山道士》一文,根据文言文和小说的特点,呈现了一堂颇具韵味的语文课,在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了立德树人的理念。

陆老师的这节的课,由“吟咏古韵释词义、小组交流理情节、圈画批注品形象、合作演读悟主旨”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衔接紧密,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其朗读时温润如玉的声音和循循然善诱的姿仪令听课同仁印象深刻。
沈亚燕老师选择了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写的《邂逅霍金》一文。她立足散文文体,以品味语言,感悟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为旨要。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海洋中徜徉,感受一代物理学大师霍金的魅力,感悟作者写作此文的良苦用心。

沈老师的这节课,由“解读文题,激发兴趣、理清思路”;“把握作者‘震撼’背后的丰富内涵”;“深入研读,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拓展延伸,提升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四个环节构成。课堂上提出的几个主问题,逻辑清晰,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词句背后的深厚意蕴,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都被清晰地挖掘出来。沈老师胸有成竹,淡定从容的风度亦令人称赞不已。
两位青年教师皆从文体的视角解读文本并设计了教学,可谓把握了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
正如课后研讨时教研员潘老师所言,教学路子一定要正。有三个原则必须遵守:首先语文语文,一定是立足语言文字;其次,高中语文需要的是深度学习,每节课学生要有所得,不可简单简单重复;最后,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陆老师和沈老师的课,毋庸置疑走的路子是正的。
在评课环节,来自嘉定二中、复旦附中、青浦高级中学、青浦一中、东湖中学等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并提出了各自的宝贵建议。使授课老师得到了启发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