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学之窗 > 语文教研组

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巧妙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陆佳     发布时间:2019-3-14 点击数:60680
 

                       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巧妙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组教学研讨活动后的思索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许多老师将此奉为圭臬。

然此观点提出的前提是,不属于语文课程范畴内的内容也在语文课堂上呈现,或者有些语文知识早已陈旧、过时,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术研究的认可。在此情况下,越是钻研教学方法,越有南辕北辙之嫌。

 

而当教学内容本身没有问题,学生却因为教学方式的单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时,积极探索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当然,这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尤其是练习讲评这种课型。

高二语文备课组的两位青年教师,倪启敏和李欣然就颇有勇气地选择了这种课型,进行实践课教学。市西中学特级教师唐本强老师、蒋伟勇校长、吴东林书记、语文组同仁共同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倪启敏老师选择了一篇题为《怒安老屋》的散文作为材料,引导学生总结赏析类题型的答题路径。倪老师循循善诱,观之可亲,用由点到面的发散式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敏锐的思考,用魏强老师的话说是“温柔而又浩荡”。

 

 

李欣然老师的课,以古诗词鉴赏为专题,旁征博引,内容精深。其专业的课堂用语,灵活的板书形式,清晰的知识梳理,获得听课老师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演示文稿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李老师依旧保持了沉稳和从容,令人钦佩。

进入评课环节,教研组长陈秀茹老师肯定了两位青年才俊重视方法总结的意识,指出当前语文课缺乏总结的不足。此外,她还分享了能够引发学生关注和兴趣的技巧,比如拍下学生的作业,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等。

 

 

蒋校长对两位老师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教学水准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青年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堂互动形式的期望,从而引导学生沉浸到学习活动中去,提升教学效果。

唐老师认为青年教师要有好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认真的态度。他先赞扬了两位老师对待实践课用心、仔细,所用材料丰富,态度极为认真。之后,唐老师提出了练习讲评课的三种境界。鼓励在座的老师努力向第三层次——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要学的境界迈进。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全国高中统编教材即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在全面提升自身素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用心躬耕的重中之重。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47135;累计访问人数:4237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