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14日,我校举行了“关注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展示活动。作为区课程教学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教学周共展示了七节公开课:王菊梅老师《乙酸丁酯的制备》、柳红娟老师《Newspaper Reading》、马梅《 Listening: Listening for important words (U3)》、蒋磊老师的《自由落体运动 》 马爱萍老师的《细胞分裂专题》 、连佳静老师的《辛亥革命》和顾奕帆老师的《非地带性》。
王菊梅老师的授课教过程流畅,课堂活动精心设计,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马爱萍老师通过模型搭建很好地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活动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得出答案,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顾奕帆老师课堂师生互动高效,教态自然,重难点内容把握合理,有效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
连佳静老师以历史合力论贯穿课堂,全面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带领学生深度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因后果,呈现在清末民族危机之下,各种力量的合力下中国开始了改良与革命这两条救国之路。从改良失败到革命成功的结果中,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发展中的艰难与复杂。本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立足教材、深化教材,教学环节环环紧扣,语言表达顺畅流利。


柳红娟老师以单元主题Fashion为出发点,选取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报刊阅读文本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泛读教学。柳老师选材用心,有清晰的单元目标意识,将报刊阅读文本与课文有机结合,并且融入单元写作技能,课堂容量大。通过阅读文本,柳老师以表格的形式由浅入深,从整体到细节,引导学生比较“快时尚”和汉服的异同, compare and contrast这一高中写作重点手法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而这一手法也是本单元的写作技能。
马梅老师的课题是Listening for important words, 这是一堂听说课。她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关注文中重点线索,从而获取有效信息。马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层层深入,对课堂掌控自如,讲授充满亲和力。课堂精准地把握了重点和难点,实现了内容从general information到specific information的自然过渡。马老师基于单元关于旅游的主题话题,在听力部分提高了难度,用听的形式要求学生关注重点信息,比如地名、交通方式等,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蒋磊老师展示了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一课。蒋老师的这节课是以实验为载体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有六个,整个课堂完美而充实。许多实验是蒋磊老师动手制作的小实验,还有一些自主创新的实验,如:用四个“光电门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效果很突出。本实验是蒋磊老师在excel表格中自行设计的实验界面,该实验界面是本实验能完美呈现的载体,是对原本实验的创新。
几位授课老师授课过程中,通过活动和问题的设计关注深度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听课教师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