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校园生活 > 志愿者服务

“共抗疫情 我们朱中人在行动”系列报道(四)

作者: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0-2-19 点击数:67526

    2020年庚子年春节,注定让人难忘。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在组织一场志在必胜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朱家角中学的党员和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到社区和街道当志愿者。学校名优教师俞小英老师虽然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但她的心始终与全国人民抗战疫情的热情在一起,当她得知香花桥街道民惠居委会紧缺志愿者时,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双守双共”区级战“疫”支援队的一员,连续工作近十天。青年党员教师周莉燕,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区教育系统志愿者队伍,在她得知香花桥街道外来人口多,志愿者工作任务重时,她主动请战,又成为一名“双守双共”区级战“疫”支援队的一员。青年党员教师李连连、洪文德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到自己所在居委会报到,并且担任小区志愿者,在关键时刻,用实际行动体现一名党员的风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俞小英老师

累,咬牙坚持着

                                               ��3.jpg

俞小英老师(左一)

2月7日,我偶然听到了两个消息:一是以前学生家长沈书记负责的民惠居委会需要志愿者,二是我校党员朱城老师作为志愿者也在该居委会志愿服务。我不是共产党员,年龄也超过了40岁,不符合志愿者报名的条件,但我也想为防控疫情尽一个普通公民的绵薄之力。于是,沈书记破格“录用”了我。

2月8日,戴着家里仅剩的一个口罩,上午8点来到民惠六区,负责入户调查以及让户主签承诺书的工作。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一个236户的居民区,出租户154户,户主90%以上不在家,还有转租情况。有时,仅是签一个承诺书就要几次打电话约时间,连续跑好几天才签好。入户登记外来租户时,住户往往人不全或者不愿下楼登记或者不开门不理睬人。碰到这些情况,我们只能耐着性子敲门。入户看到脏乱差的环境时真的感觉很害怕,有的还是从湖北等重点疫情地区来的,这真的是直面危险!一天下来,手因为敲门肿了,口罩湿了,嗓子也喊疼了。

第二天开始,好心人捐助了护目镜,居委会发了一次性手套,安全得到比较好的保障。除了每天的入户调查,我还帮助小区门卫检测出入者的体温,帮忙复印海量的文件,发放电话预约成功后到指定药店购买口罩的凭证。我负责的是各个小区由于信息不全或找不到人的困难户,但是必须当天发到个人,否则就过期作废。没有交通工具,我就徒步在四个小区穿梭。有一户居民住在11层楼的高层,但没有室号,登记的电话有误、身份证有误,我就在贴有出租户的人家挨家挨户询问,未果;让楼组长用喇叭喊,也找不到人。本想已经尽力了,就想放弃寻找。又想想自己为了预约口罩打了无数电话都不成功,能预约到是多么幸运,有口罩才能外出买菜呀。想到这里,我马上回到总部,到电脑里查有关的信息,终于找到符合几个条件的户主。马上出发寻找,还是没人应答。徘徊了很久,终于有一个人出来倒垃圾。经询问,那个户主搬到同小区的另外一户人家去住了,那个好心人带我过去找人。又几经波折,终于找到那个户主。拿到凭证的那一刻,那个老人非常激动,不停感谢我,我也如释重负。我深有感触的是,居委会的工作真的非常琐碎。但正是他们的事无巨细,才能把防疫工作落实好,让居民的安全得到保障。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朱城老师负责签发小区出入证,以及核对他们每个人的来沪信息,并做两次信息登记。由于在扫二维码填写信息的过程中,很多来沪人员错填漏填信息,需要我们指导。这种近距离接触,无疑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为此,居委会发放一次性雨衣,以加强防护。由于物资不够,我的雨衣是另一位志愿者沈洁老师让给我的,她觉得我们接触大量来沪人员的志愿者更危险!

与外来人口的接触过程中,登记网络问题频出。有些人很不耐烦,把气出在我们身上,还有骂人的。我们不仅在高风险中长时间工作,还要耐住性子,做到骂不还口,耐心解释,一遍遍重复操作流程。工作的地方没有卫生间,所以我们尽量不喝水;戴着两个口罩,呼吸都有些困难,一天下来没水喝,真的是嗓子都冒火了!

说实话,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服务,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风险也很大,很多人都是连续地长时间地工作没有人替换,但至少我觉得自己应该奉献我的一份力,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感谢家人对我的大力支持!

 

周莉燕教师

��.jpg

周莉燕教师(左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传染性极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防疫工作的进展也时刻牵动着我的心,看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奔赴各个抗疫岗位,总觉得自己也要做一点事情贡献一份力量。当得知青浦教育系统招募抗击疫情志愿者时,我立刻报了名,成为“双守双共”区级战“疫”支援队的一员。

我志愿服务的地点是香花桥街道金米村。这个村是拆迁村,全村200多住户,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单位自2月9日后开始复工,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回上海。这对上海的防疫工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自2月6日开始,金米村全村只留南北两个出入口。我被分派在北面的出入口,协助该村的平安志愿者进行防疫工作。这几天正好是返程高峰,外来人员陆续进村。只要有人员(不管是不是返沪人员)进村,必给他们量体温,确定体温正常方可入内。对于出村的返沪人员,我们守在道口检查他们的外出证件,14天隔离期内的手持白色证件的人就劝导他们回家继续居家隔离。对于外来新进人员,如果他在本村没有居住地一律不准放行入内。同时,我们也会提醒进出的村民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控工作。

从早上8:00—16:00,一天的工作虽然简单,但是一天下来也会腰酸背痛。第一天由于没有经验,没戴帽子,在户外吹了一天的风,头疼欲裂。同时,也会有些担心,尤其是面对那些不戴口罩的返沪人员时。另外,每天还要克服一件尴尬的事情上厕所。由于村口离公厕距离甚远,步行上个厕所来回要花半小时,开车也要8分钟左右。因此,志愿服务时只能不喝水。

好在这几天村里情况比较平稳,这对我们志愿者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即便如此,我们也不会松懈,一定会坚守岗位,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李连连老师

������2.jpg

李连连老师(右)

在湖北武汉封城之后,各地开始启动防疫工作,我居住的华浦居委会为了开展防疫工作,开始招募党员志愿者,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上,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也有条件第一时间上,但考虑到我有离沪史,本着对自己负责,更对别人负责,我主动自行居家隔离。在隔离期间,看着志愿者们忙碌的工作,还有好多时候人手不够,那时真是有劲使不上,干着急。所以一过隔离期我就去居委会帮忙口罩预约登记,主要是接预约电话,登记好相关信息,也会打电话给辖区内已预约的居民,通知领取口罩。我还参加了小区门岗的防疫工作,协同物业相关人员做好人员出入管理,排查返沪人员,对每一个进小区的人员测体温,由于天气太冷,红外额温枪经常会失灵,为了测准体温,我们经常把它捂在手里。大多数居民还是很配合的,但也有一些人觉得麻烦,但是通过劝解,还是配合我们工作的。每次三小时的门岗值守,确实很累,最难受的是我的腰和背部,僵硬的只有弯下来才会觉得减轻酸胀感。再加上口罩的束缚,感觉很闷,勒得耳朵疼。可以想象一线医护人员有多不容易,他们还要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吃不喝,加班加点,真的是需要高尚的情怀,强健的体格才能胜任。希望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能平安归来,即使疫情过后,也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牢记医者仁心,友善对待每一位医护人员。

 

洪文德老师

���ĵ�.jpg

洪文德老师(左二)

2019年的1月21日我和家人自驾返回安徽老家迎接即将到来的鼠年,但武汉的新冠状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也不例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除了在父母家过了年三十,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1月31号返回上海,我第一时间在社区居委会报备,开始了为期14天的自我的居家隔离。

作为党员我积极关注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学校党支部群,金地小区群的各种防疫控疫的消息,当看到报名志愿者活动时,我为我不能第一时间参加,感到懊恼!在隔离的第7天,我总算报名了金地格林郡小区的志愿者活动,时间选在隔离结束的第一天,因为我迫不及待地想为小区、国家出点自己的微薄之力。2月14日的一大早我带好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措施,我便来到小区岗亭位置集中,穿上志愿者服装,我尽管有点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欣慰的心情。

志愿者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提醒进出小区的人员带好自己家里的出入证,同时给进小区人员测量体温,体温正常的才可以进入。开始时“请出示您的出入证?”“先生来测下体温?”绝大多数的人特别配合。但是“我就是这个小区的**号楼的,我忘了带出入证!”“那麻烦让家人送出来一下吧!”“真是的,保安都认识我的!”“还是请您家人送一下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好言相劝,有些许的语言冲突,但还是顺利解决了。车辆进入小区时,也需停下,出示出入证,测量体温。在小区门口忙碌了一上午,站了一上午,我感到身体有点疲倦。但我想到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等,他们连天加夜的工作,这是多么大的工作强度,我这一点点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想帮助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尽一点微薄之力,我就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志愿者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将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为战胜疫情注入暖流、注入希望!我是其中一员,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朱家角中学的教师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帮助社区和街道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为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分担压力,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守望相助,共渡难关,让这个春天更加温暖!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党支部宣

2020年2月19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6485;累计访问人数:3295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