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格言:
我创新,我快乐!
个人风采:
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以前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科研课题和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热爱科技创新,在指导老师帮助和自己努力情况下,获得了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 二等奖,第17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 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此外我还荣获了2019上海市第13届金爱心学生的称号,并参加了2019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技大学分营。



我对机器人也有较高的兴趣,曾获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十九界全国赛上海选拔赛——高中组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 二等奖,2018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机器人大赛 二等奖,第十五届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活动——第五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WER能力挑战赛 中学组三等奖。


我勤学好问,学习态度端正,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我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在课余时光里,我喜欢看书、弹古筝、拉大提琴,丰富课余生活。
高中即将结束,未来我会继续努力!
创新故事:
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包容了很多美食,作为江南儿女,定尝过地地道道的河鲜美食,而其中绕不开的便是河蚬。河蚬肉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常见于江南。小桥流水边的人家们常常以河蚬作为原料制作出令游客们流连忘返的菜肴,通过高中的生物课堂,使我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到河蚬的理论知识。这位从小吃到大的菜品令我们着实好奇它的“身世之谜”。我们查阅文献得知:河蚬可作为生物指示种,用于污染物毒性评价。

淀山湖的河蚬是优势种和指示种,通过对其进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可以直观的反应淀山湖的水质状况,经我们研究发现,河蚬体内带有微塑料,进一步在室内利用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毒性处理研究。
我们对河蚬在不同浓度微塑料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了微塑料对河蚬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采用荧光聚苯乙烯微塑料研究微塑料是否会进入河蚬体内,再从抗氧化酶活角度研究微塑料是否会对河蚬造成影响。以期为河蚬发展成为受试生物应用于水体微塑料毒性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对水环境生态修复理论依据,对了解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毒性可以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且对环境保护提供一些思路。
在校内外指导老师和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河蚬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的测试,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掌握了毒理实验方法,克服了科研难题,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理性严谨,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精神。

由于微塑料和农药均存在于水环境中,且农药作为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会吸附到塑料表面,微塑料粒径小,容易被浮游生物摄食进入生物体内,游泳动物摄食浮游动物,使得微塑料在更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断进行传递,对生物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对于海洋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联合研究比较多,但是对湖泊中的微塑料和农药联合研究很少,所以我们下一步打算继续研究聚苯乙烯微塑料和有机氯农药对河蚬的复合毒性效应。
指导老师寄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寄于优秀的你!
2018年-2019年夏日炎炎,成怀瑾和其他淀山湖水质环境调查小队员克服艰苦环境,在淀山湖六个采样点分别进行河蚬样品采集,处理,水质的分析。当然,万事开头难,采集样品只是简单的第一步。后期将野生河蚬拿回校实验室一个月驯化、死亡记数、体重尺寸测量等。每天中午坚持去检测数据和记录数据。这也是对学生组员意志力的体现。最为关键的酶活测试需要去华东师范大学进行,每个月去鉴定一次。还有每周的小研究员培训等科研项目,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没有丢弃科研,放弃成果,这是难得宝贵的科研财富。通过为期一年科创实验,我从成怀瑾及其队员身上看到了不怕吃苦,敢于挑战的科创精神。最后,恭喜她获得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等奖、17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上海市优秀小研究员(高中组只有三人哦)。作为指导教师,我感到非常高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指导老师:杨洋
班主任寄语:
成怀瑾同学性格活泼而不失沉稳,平时团结同学,乐观向上,做事耐得住性子,吃苦耐劳。作为班干部态度积极,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她勤于思考,做事细致有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题研究的时间,锻炼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兴趣方向。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我看到了她的成长与进步。希望她能够继续戒骄戒躁,锐意进取,继续发扬科研精神,日后的人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三2班 班主任:何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