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设问与素养
——青浦区高中历史“种子计划”团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11月26日下午,团队成员青浦二中蒋妍老师、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陈云樵老师进行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课异构”的教学展示。其后团队组织了教学研讨。本次活动由区历史学科带头人,朱家角中学沈清波老师主持。青浦区历史学科名优教师以及区部分初、高中历史骨干老师共计二十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青浦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讲台上的名师”课堂教学与学术交流系列展示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教学研讨以“选材、设问与素养”为主题,聚焦“双新”课程要求,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陈云樵老师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思维模型,解释明朝各项应变措施的主观动机与此后客观影响相背离的历史悲剧,确定明朝存亡的历史地位,使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中理解明朝的“变”,在“中西初会”的时代背景下感受明朝的“不变”,在“变”与“不变”的特定内涵中,感叹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对中华封建大国的影响,体认开放与封闭对民族兴衰的意义。

蒋妍老师则侧重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图像等史料中,懂得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体会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两位老师虽风格迥异,但课堂皆行云流水、佳句频出、精彩纷呈。

在研讨环节,参与课堂观摩的同仁们纷纷表示,两堂课均构思精巧,紧扣主旨,韵味十足,体现了两位老师深厚的史学素养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能从古今中西立意,展现了两堂课的高度;关照学生学史体验,展现了两堂课的宽度;落脚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展现了两堂课的深度,使得每一位沉浸其中的师生都受到启发,受益良多。此外,团队成员还就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明朝内阁与宦官专权的关系、家国情怀的达成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最后,团队主持人沈清波老师总结,认为两堂课既体现了“双新”背景下对于历史课堂在“选材、设问与素养”方面的内在要求,又彰显了“种子计划”团队一年多来教学研讨的显著成效。

通过本次活动,展示了团队成员的风采,提升了教师对“双新”的具体认知,提高了成员自身教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