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校概况 > 学生风采

不畏风雨,随心前行——创新风采录(六)

作者:陈正扬,王韫泽     发布时间:2021-5-7 点击数:57592


团队风采:

我是2020届7班学生陈正扬。我从高一开始加入机器人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对科技兴趣越来越深。我和王韫泽一起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的吞食天地项目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在2018上海市未来工程师青浦区区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15届上海市未来工程师大赛机电工程师——F1机器人赛车高中组获得一等奖,并夺得了未来工程师称号;在2019上海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暨创客挑战赛WER能力挑战赛高中组二等奖。回顾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三年的机器人社团经历是我印象深刻的。参加了上海市科技创新实践站,在复旦大学的计算机与科学部份中学习arduino单片机和编程语言,在暑假还参加了高校科学营,前往了大连海事大学学习研究,并获得了航海勇士优秀营员日志优秀连队的称号。而也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的高中生活变得更加有趣,收益匪浅。

我是2020届7班的王韫泽。从初中起我就对机器人编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进入高中后我便加入了向往已久的机器人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到了许多编程技巧与知识,接触到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同时,丰富而又趣味的机器人课程也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我和陈正扬一起参加了各类科技竞赛,获得了各类证书,享受了备赛的过程。回望高中三年,我在机器人社团的经历丰富了我的高中学习生活,使我受益匪浅,也将深深烙也在我的记忆当中。

 

我们的故事

出于对各种机器人,模型和电脑的兴趣,我们在高一选课时就选了arduino的拓展课,并初步接触了编程语言,初步了解了那些AI机器人等的工作原理,由于本人性格关系,本来没有进机器人社团的打算,但是对于机器人的兴趣和热爱,我们还是决定克服自身的问题,和同班同学一起进去了社团,并报名了各种比赛,记得在上海市第15届未来工程师比赛前的准备时间里,我们为了熟悉每一张图和编程语言,我们中午吃好饭就赶快来到专用教室进行训练,磨合,在比赛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机器人的零部件问题,场地的限制性,以及电脑的问题,但最终我们没有退缩,赢得了比赛,为朱家角中学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比赛后,我们一起去了科技冬令营,去了上海科技大学参观和学习,学到了很多科技方面的知识,也对这所大学产生了向往。进入高二后,我们和高三的学长一起备战2019上海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暨创客挑战赛WER能力挑战赛,这个比赛和之前所参加的都不同,运用了积木块式的基于c语言式的语言,通过不同的机器人来完成所需要的任务,这个比赛更加考验了不同的能力,对于不同任务所需的零件要有很高的认知度和熟练度,为了能配合得更默契和节约时间,我们只能选择快餐带到专用教室吃,并牺牲了一部分晚自习时间去熟练掌握那些零件的运用和如何高效地写语言以达到在最短的速度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来拿最有效的分数,在比赛那天,因为场地的条件问题,有一项任务我们并不能靠先前的语言和原有的零件来完成,我们在最紧急的时刻拿了现有的材料,临时做了一个零件来完成了任务,但可惜我们的分数并没有超过第一名,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比较遗憾的是,第一名可以代表上海市去参加全国比赛,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总之,社团的活动让我们体验,感悟到了很多。


另外,我们还参加了上海科技营去了大连海事大学进行了学习,与其他省市的同学一起在大学中学习未知的知识,我们进入过拟真的船舶驾驶模拟,运用雷达看到附近的海况,左转舵来躲避海上的运输船,大多活动都有比赛设置,我们船队勇得第一。之后我们也有幸登上校船“育鲲”轮,欢迎旗高挂,进入内部看到内部的设施,在驾驶舱用望远镜环看大连港。

我们也在天文馆用六分仪定位自己的位置,走上二楼,躺在座椅上看全真投影的星空,漆黑的房间里,静静地看四季繁星演变,听着老师的讲解,从真实的星空指出北斗七星,多个星座与夏季三角等。

夜里我们在陶瓷课上做出自己的最好的作品,志愿者穿梭在各个排找寻优秀的作品,同学们拿着自己出色的作品在台上领奖,之后我们在底楼的空地,排练各连队的舞蹈,为之后的晚会做准备,每个连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以绅士为主。

我们又再另一个夜里做出自己的船舶,我们排一个及其出色的设计师,他准确做好计算船舶的各个部件的大小,完整牢固的龙骨,合理的密封舱,适中的大小,我们无比自信,作为我们排的水手,早早地赶到比赛场地,换好泳装与救生衣,观众席上的队友挥手向我致意。起点的志愿者笑我跃跃欲试的模样,我拿着双桨奋力行舟,直到湿透了里面的纸板,换上单桨继续前行,总有翻船的趋势,无力感涌现,终究一招不慎落入水中,救起沉船,总设计师才发现船体后部的缝贯穿左右,后部一直在进水,运输过程中出了较大的意外,实在可惜。我们取出完好的甲板,一起为此次航行合影。下午的定向越野,我们领取任务卡,再把一个排分成两个班,去各个点完成任务打卡,我们完成过艰难的瑜伽动作,奔跑运输乒乓球,木头人的冲刺,木棍固定于衔接,我也曾趴在地上直接把圈放在目标物上,因为确认过脚不过线即可。全部连队完成任务后,我们在地上围成圈,躺在地上向无人机招手。

    

最后一个夜的晚会,有幸登台领奖,两个海军服饰的学员走起正步拿着奖状由领导发奖,之后便是6天来我们全部活动的视频剪辑,各个地方的同学在机场与火车站喊出“有鹏来,扬帆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号,无人机视角由近及远地录下我们最好的风采,摩斯密码破译,船舶竞赛,海上救援,峥嵘岁月如此熟悉,之后我们在舞台上最后一次绽放自己风采,节目过半,突如其来一个小插曲,他们请上今天的小寿星,为他们送上蛋糕与小礼物,送给他们祝福,从环境最好的食堂与每一次的自助餐,到全校唯一一个浴室清场的特殊待遇各个活动场所的欢迎旗与致辞,无不感受到海大的细致与温暖。

志愿者与老师都感叹两地相距遥远的同学能相处地如此融洽,我们感受到东北同学的热情与直爽,也有离别时的真情,同宿舍的好友流泪向我们送别,握最后一次手,“挥手自兹去”。3小时后同样一幕在火车站出现,志愿者姐姐送别抚顺的同学,有人说“我和他们吹牛我不擅长流泪,没有get到那个技能。还是没抵住”我也在空间里写到“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辽宁抚顺的朋友们。离别之日,难舍。” 此次高校科学营活动,收获的是一种较大的不寻常。

我们的感悟:

通过高中三年的社团活动和各种比赛和科技营的经历,我们获得了一些科技竞赛方面的奖项。除了奖项外,更重要让我们认识了解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出现的知识,让我们踏进了新的领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和方法,而这些经历的基础,是我们有一颗不畏风雨,不怕困难的决心和初心,是我们对于一件事的求实的态度,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指导老师寄语:

在我们眼中,陈正扬和王韫泽两位同学是很好的一对“黄金搭档”。两位同学在拓展课程和训练时分工明确,一个搭建、一个主打编程。陈正扬善于沟通,点子很多,而王韫泽平时不爱说话,更喜欢钻研程序,标准的“理工男”。印象最深的是当他们得知获得上海市未来工程师中“F1机器人”项目一等奖中的第一名,被授予“未来工程师”的称号时的兴奋。高中三年,他们除了参加科技竞赛,还经历了高校科学营、创新实践工作站、校内科技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相信这些经历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可期!

指导老师:李伟、曾伟锋

 

班主任寄语:

我班陈正扬同学与王韫泽同学在平日繁忙的学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课题的研究。从项目选题到最后大赛的准备,两名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齐心协力、不惧苦难,最终取得了市一等奖的好成绩。然而,课题的结束不代表着研究的终止。作为班主任,在为他们取得的好成绩感到由衷的开心的同时,也希望她们能将这次历练作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这份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与互相协助的合作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与研究能力,做好生活的小小研究员。

班主任: 孙金山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6621;累计访问人数:329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