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是新年,恰到十五闹元宵。在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和谐、温馨、喜庆的节日氛围,2月15日下午,新疆部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花灯制作活动。
活动在各班教室进行。活动现场,手作老师首先用“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元宵节有哪些别称”、“元宵节的别称是怎么来的”、“元宵与汤圆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引导大家探寻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各种习俗隐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花灯的来历、种类和材质,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着,大家积极动手,拿起准备好的材料包,开始小心翼翼地组装框架、粘画片、绑灯穗、装灯泡,剪裁、折叠、粘贴……不一会儿,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大花灯制作完成了。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材料包变成了精致、喜庆的灯笼,红通通的挂饰充满年味,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活动现场热闹又温馨。大家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盏盏色彩艳丽、富有特色的元宵灯笼,既享受了制作的乐趣,又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彩灯或花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古时候的花灯是驱魔降福、祈求光明的,也是代表人们平安团圆的期盼。在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1年之后,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照片提供:纪勇 初审稿人:沈春华 终审稿人:谢建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