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实践工作站培训感想

作者:周笑宇     发布时间:2023-8-31 点击数:13737

 

暑期期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线下课题动手实验研究,以及两天的线上开题结题讨论与总结会议,以含有高浓度氨氮与COD值的湿垃圾渗滤液为实验对象,运用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SBR工艺技术,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7月20日为线上开题阶段,谢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废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及方法,强调水的重要性,以及水在各地的分布情况趋势,随后分析了废水如何一步步处理成饮用水,及背后物理和化学原理。为后续真正步入课题去探究打下坚实基础。

7月21号到23号早上9:00到下午5:00我和我的组员们会在辅导员和老师的引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进行真正的课题实验。

这不仅培养了我们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我们对科学科研探索的兴趣与热爱,同时通过自身去探究当今社会实际所出现的棘手问题,我们想走进并多关注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最初,先由辅导员为我们讲解技术方法之SBR工艺技术的流程及原理,它分为五个阶段,是将曝气池和沉淀池合二为一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在如今社会,面对垃圾污染问题中,最重要的污染源就是高浓度氨氮与COD的垃圾渗滤液,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危害。这个课题想通过工艺简单,成本低,灵活多变,效率高的SBR工艺技术,利用微生物净化处理,重复多次测量样品与原水的COD,总氮,总磷,氨氮浓度等值,将湿垃圾渗滤液达到净化后重新利用的效果。

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走进大学,这几天在几个老师的悉心引导和帮助下,使实验过程效率和完成度都很高,并且学到了很多有关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技术,拓宽了眼界,也培养了实验动手能力,走进大学校园能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是一次特别且难忘的回忆,也非常开心!我们主要研究用SBR技术将湿垃圾渗滤液处理净化后的各项指标与原材料之间的对比,指标有COD 高量程皿,总氮测量,总磷测量,氨氮浓度,氨氮质量,吸光度,DO值,SV30值,水质氨氮测定等。并且想解决如今我国湿垃圾排放量多,水资源又稀缺的现状。想让湿垃圾所渗滤下来的原液,经过SBR技术,能够达到净化的作用并重新利用。

5.jpg

通过这几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室内进行湿垃圾渗滤液处理SBR工艺处理技术研究,测量了许多科学对象,并且进行一一对比得到实验数据,最终达到加工净化废液后重新利用的预期。


撰稿:周笑宇

审稿:杨洋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5594;累计访问人数:386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