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青年学生党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5月19日,我校2025届青年党校学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与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进行红色精神学习实践活动,踏寻革命足迹,重温峥嵘岁月。
中共一大会址
上午,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这个曾经在课本中无数次看到的革命圣地。当同学们切实站在纪念馆的门口,触摸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内心无比激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纪念馆的展出从近代以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通过实物、影像、视频、解说相互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中国革命的五个时期: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整个展厅气势磅礴,发人深思。我们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一直处于人类文明的前沿。在近代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近代的落后。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英法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全国解放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艰难险阻战争年代到经济飞跃和平年代时期。“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山脚下埋忠骨,英雄精神代代传。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英雄,把红色精神弘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奋力谱写时代新篇章。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下午,伴随着炎炎的烈日,我们来到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走进一段硝烟岁月。西墙无言,弹孔为证。1937年10月26日,坚守四行仓库,激战四天四夜,西墙的满目疮痍,证明了八百壮士誓死保卫一方平安的决心,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遗书明志,言语传情。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封巨幅家书。谢晋元将领的文字深入人心。“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 蕴含着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三月鏖战,血肉磨坊。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一场中国军队未能取胜的战争,却是一场中国最终取胜的战争”,是抗日战争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全国军民参与的民族自卫之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攻破中国的美梦,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舍生取义,英勇无畏。1937年10月28日黎明前,经历种种失败后仍不甘心的日军在仓库墙下埋设炸药,妄图用炸药炸毁铁门和墙壁。四行守军发觉后投掷手榴弹阻止,日军用两块大钢板护住头顶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敢死队员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拉开导火索,从五楼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感人至深的一幕。岁月流逝,英名永存。“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他们怀揣着一腔爱国热血,牺牲自己,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通过本次青年学生党校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党校学生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为青年学生更加充分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更加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撰稿:高二13班 沈忻璇 钱晓琴
审稿:吴东林 王志刚
摄影:吴祉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