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青浦区教育系统第七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名优教师梯级培养机制效能,由青浦区教育局、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朱家角中学承办的主题为“立足单元设计,聚焦课堂活动,重视评价研究”的“名师在课堂”高中数学专场展示活动在朱家角中学举行。
青浦区教育局人事科王译、高婕、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周敏华、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马群英、朱家角中学校长张臻、长宁区教育学院、上海市特级教师赵传义、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林磊、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数学教研员、青浦区高中数学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主持人倪明以及青浦区各校名优教师、各校数学教师、外省市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约100余人参加线下活动,另有100余人线上观看直播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教学、论坛交流、专家指导等环节,展示上海市朱家角中学作为高中数学研修基地对双新背景下直线与圆主题的思考与实践,以及基于课标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
活动由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校长张臻致辞。他表示,朱家角中学历来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人才的培养。双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研组以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为抓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努力促进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学校作为高中数学研修基地,定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从单元、情境、问题、活动、对话五个方面把握双新课堂的核心特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基地研修继续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借力名优教师教学示范和学术交流平台,与全区同仁深入交流探讨,促进各校教研组建设与发展。

朱家角中学教师陈玲玲老师展示了课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市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问题链和学习活动设计推进学生自主高效参与课堂学习,在初中对直线与圆的认知基础上,逐步发展用代数来解决几何问题的意识,进一步体会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随着课堂学习的推进,最后用数学知识解决来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学习价值,体现数学学科育德。

在随后的论坛中,数学研究基地主持人倪明老师、副主持人邵芳菲老师,携同基地研修核心成员魏述强、开力木、佘陈嚆老师,与陈玲玲老师一起就《基于课标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实践研究》展开讨论。老师们按照聚焦要素、梳理环节、建立框架、形成案例的思路,对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和路径做了扎实的研究。他们认为,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领所有课时目标和各个教学要素的有效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做整体思考和结构化设计的主要抓手。论坛氛围轻松愉悦,讨论热烈,在对实践案例的回顾之中,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有效策略和优秀经验,同与会老师们就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

随后,赵传义老师对此次活动做了精彩点评。赵老师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圆的内容划分至直线或是圆锥曲线哪个部分做单元设计更为合理?代数作为几何工具呈现给学生,同时也不弱化解析几何也是几何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中是否需要留白,学生是否需要表达的空间和表达的时间?这些问题都给老师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最后,林磊教授从课堂教学设计中实际情境的合理性出发,以如何对书本知识的外延与拓展进行设计为题,从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线段的距离、点到曲线的距离层层深入,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深挖,展现了数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引发教师们的深度思考。又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多维度理解“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数学的饕餮盛宴。

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展示了名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践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广了具有“行动教育”特征的教师团队研修范式,引领、带动区域广大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步提升。
审稿 倪明
撰稿 邵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