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中学新疆部新春烧烤会侧记
淀浦河畔春方醒,古杏枝头芽未舒。当少年们怀抱枯枝踏碎林间薄霜,当竹签穿透羊肉溅起第一滴晨露,乙巳新春的烟火气便从六座烤炉里苏醒,在江南水乡的薄暮中,酿出一曲暖意融融的青春诗。
木色染春烟
男生们怀抱从林间拾来的枯枝,在烤炉前蹲成一道风景。松枝在铁炉中噼啪炸响,哈萨克少年弓身吹火,青烟掠过他的眉睫袅袅升腾。维吾尔小伙手持铁钳拨弄炭块,火星溅入寒风,化作转瞬即逝的流星雨。六簇火焰渐次腾起,男生们袖口沾着炭痕,将羊肉串架在炉上翻飞如剑——汗珠坠入炭火时滋啦作响,竟比放生桥下的流水更清越。

纤手织春味
课桌椅拼成的长桌前,女生们的指尖翻飞如蝶。将青椒穿起碧玉手链、面筋扭作麻花辫,给金针菇系上火腿肠织的璎珞,鸡翅抹上秘制酱料,馕饼则被撕成掌心大的圆片,与火腿肠、金针菇在竹签上相逢。春风吹动少女们的额发,串串食材在不锈钢盘里堆出斑斓山峦,竹签串起的何止美味,更串着喀什葛尔的星光与淀山湖的烟雨。


烟火共春暄
当孜然香漫过白墙黛瓦,同学们举着烤好的串串奔走如风。“老师试试我们的秘制鸡翅!”维族少年将焦黄油亮的鸡翅递到沈老师手中,周老师被辣椒面呛出眼泪,李老师捧着烤土豆片笑出皱纹。维吾尔语的吆喝与江南软语在炊烟中碰撞,辣椒面在笑谈间飞扬,暮色将炊烟染成蜜色时,有人发现老师的镜片上,凝着半滴油星半朵霞。

夕照浸透篮球架,炭炉余烬仍暖着青砖。有的同学悄把烤糊的香菇夹进自己碗里,却将金黄的羊肉串分给身旁伙伴。这个午后,少年们用枯枝作笔,以烟火为墨,在朱家角的天幕写下无字家书——当红柳香遇见糯米甜,当昆仑雪化入黄浦浪,八千云月,不过一串烟火的距离。乡愁,便酿成了咫尺的暖。
审核:谢建妹 沈春华
摄影:丁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