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同心筑梦行,人工智能领未来” ——青浦、白碱滩两地人工智能 联合教研活动简讯

作者:张心诚     发布时间:2025-4-2 点击数:34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号召,提高区内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水平,由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青白同心筑梦行,人工智能领未来”人工智能联合教研活动于2025年4月1日下午在上海青浦协和徐和路学校成功举办。

上海市双名工程信息科技攻关计划-李伟团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领导致辞、观摩教学展示、课例点评和专家总结。

首先,由青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臻进行欢迎致辞,他表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既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并指出了本次活动的三个重要意义:以“数字之约”共赴教育未来、以“AI之智”赋能教师成长、以“协作之力”共育时代新人。

1.jpg

随后白碱滩区教育局副局长杨鹏飞(上海援疆干部)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跨区域的教研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希望通过青浦区周佳乐老师的“文生文”展示课和白碱滩区董长智老师的“文生图”展示课,让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

2.jpg

在精彩的教学展示环节,青浦区徐和路学校周佳乐老师带来了《生成式AI文字生成——好词积累有帮手》示范课。课程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背景,通过“请为我推荐描写人物的好词”这一真实任务,引导学生探索AI文本生成的奥秘。周老师创新性地设计了分词、坐标、语境三个探究环节,学生们使用分词计算器和词向量可视化工具,亲身体验AI理解语义的过程,对AI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第二节教学展示中,克拉玛依市第十中学董长智老师的《人工智能文生图原理初探》将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董老师以“覆水难收”这一成语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观察墨汁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再通过AI绘图平台演示“去噪”生成图像的技术原理。这种将人文内涵与技术原理相结合的创新教法,充分展现了跨学科教学的魅力。

5.jpg

6.jpg

在观摩了两节精彩的教学展示后,由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伟老师和自治区天山英才工作室主持人孙英娟老师进行点评。

李伟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以“AI好词推荐”实践任务和“文生图片版权归属”辩论为载体,引导学生探讨技术伦理与人文价值的平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周佳乐老师以“书香校园”真实情境为依托,构建了“文生文→文生图→文生音视频”的递进式学习链条,与董长智老师的文生图课程形成有机衔接,充分体现大单元设计理念,实现了项目式学习的贯穿。整个设计注重学生体验,融入跨学科内容,突出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7.jpg

孙英娟老师特别赞赏道:“周佳乐老师的《生成式AI文字生成》课程课标落实精准,情景创设真实有效,通过“分词-坐标-语境”三环节设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课程特色在于真实项目驱动和工具辅助实践。董长智老师的《人工智能文生图原理初探》创新采用墨汁扩散实验,将抽象原理可视化,形成“实验-探究-应用”闭环教学。两节课均体现“做中学”理念,结构化活动与数据化评价相结合,为AI教学提供优秀范例。未来可深化跨区域教研,共建教学资源库,推动AI教育均衡发展。”

8.jpg

活动最后,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信息科技教研员杨巍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我们以“人工智能领未来”为名,跨越山海,云端相聚,共同见证了青浦与白碱滩两地教育工作者在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愿两地的合作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样,不断突破边界,持续创新!

 


撰稿:张心诚

审稿:李伟、蒋磊

摄影:张心诚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6587;累计访问人数:3295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