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疆分部 > 新疆部新闻

新疆分部

    春风化雨行万里 家校同心育栋梁(四)

    作者:丁卫红     发布时间:2025-8-21 点击数:2331

     

    8月19日清晨,家访团的车辆驶离巴楚,一头扎进南疆浩瀚的天地之间。车轮碾过苍茫的戈壁,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赭黄与灰褐,而天地尽头,天山山脉巍然横亘,宛若一条巨龙横亘于天地之间。路在延伸,山在盘旋,教育者的脚步穿越荒芜,直抵心之所向。


    十五楼的巧合:缘分校友的温情相遇

    中午,家访团抵达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瓦提镇。一个温暖的巧合正在单元楼的15层静静等待:原本作为向导的2014届毕业生亚森,如今已是镇武装部沉稳干练的干部。而他即将带领老师们探访的2025届毕业生艾合散——那位刚刚金榜题名、考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少年——竟与他门牌相邻,比邻而居:1501与1502,一扇门隔着十一年光阴,一道墙连着朱中人的命运。

    55b2348b5272bcd3a0c4ecdb7b3c85bf.jpg

    你是我们的骄傲!”副校长李会紧紧握住艾合散的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个活泼开朗的男孩脸上,他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任课老师沈辉带来了班主任李伟的问候与祝贺。坐在一旁的亚森百感交集:“真快啊,十一年的光阴就这样一眨眼就过去了。母校没有忘记我们,母校的人竟就在我隔壁!”

    3b84843b8c67ddddafde21bcff7a3554.jpg

    谈及高考,艾合散的英语二考成绩提升了十几分,成为老师们交口称赞的焦点。他笑着回忆,春考后正是在沈春华老师的鼓励下,每天拉着同学一起背单词、练听力,一个词一个词地磨。副校长李会颔首微笑:“这就是氛围的力量——校风、教风、学风,是可以传递的火种。”


    棉田深处的回响:一个农村家庭的大学梦

    匆匆午餐后,家访团再度启程,驶向阿瓦提县巴格托格拉克乡达克勒克村。在这里,2021届毕业生张明雅已收获喜讯——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保研至兰州大学生物学专业。她的父亲,一位双手写满劳作印记的农民,拘谨而激动地搓着手:“你们从那么远的上海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子……学校里一直把我家孩子照顾得很好,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

    副校长李会环顾这个简朴却整洁的农家小院,郑重地说:“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负责。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毕业后走向何方,母校永远注视、永远陪伴。” 家长连连点头:“孩子从初中起,就没让我们操过心。交给学校,比放在家里还让我们放心。”

    茶余闲谈间,老师们细细问起2021届孩子们的毕业去向。深造、就业、扎根边疆、奔赴四海——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背后,是朱中血脉无声的延续与奔流。

    bb3bc5b6adb17a71d41c3d5270e2ba76.jpg

    夜幕低垂,家访团踏上归途。晚上十点多,当车辆驶回巴楚县城时,街道两侧的同心结路灯次第亮起,宛如一条温暖的光带,车厢里弥漫着疲惫与感动。三百公里外的叶城,还有更多故事等待这支不肯停歇的队伍。

    因为他们深知:

    教育是千里的牵挂,家访是牵挂的千里之行。



    审核:李会  沈春华

    摄影:阮叶平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93931;累计访问人数:387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