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紧跟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昨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协和双语学校和我校的生物教师在我校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参加了一场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凝胶电泳”为核心内容的高阶实验技能培训。此次培训旨在将分子生物学前沿实验技术引入中学课堂,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入新动能。
培训伊始,教研员陈望春老师阐述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PCR和凝胶电泳作为现代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已成为理解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知识的重要实践手段。教师率先掌握这些技术,对于设计开发更具创新性的校本实验课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
培训老师首先系统讲解了PCR技术的原理、反应体系配置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了引物设计、温度控制等在扩增特定DNA片段中的核心作用。随后,重点介绍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如何通过电泳分离DNA片段并利用荧光显色进行观察分析。


理论讲解后,教师们亲自动手,全程参与了从加样、PCR仪操作到配制琼脂糖凝胶、点样、电泳及结果观察的完整实验流程。大家严谨操作,相互探讨,就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整个实验室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谈到:“以前这些技术只在大学课本里见过,通过亲手操作,不仅消除了对高端实验的陌生感,更激发了我们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的热情。”
此次专项培训不仅提升了我校生物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更标志着我校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拥抱科学教育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未来,学生们将能在更广阔、更前沿的实验平台上,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点燃科学梦想的火花。
撰稿:齐鑫
审稿:朱城、蒋磊
摄影: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