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学之窗 > 语文教研组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六讲——《红学家们最喜欢的人物——王熙凤》

作者:李欣然     发布时间:2021-4-6 点击数:57154

     2021年4月1日下午,在春韵楼215室由学科专家顾问唐本强老师向全体语文学科组成员开展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第六讲——《红学家们最喜欢的人物——王熙凤》。

image.png

本次讲座以王熙凤的人物论为主题,以判词《聪明累》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为纲领,提挈起对于王熙凤其人所关联的核心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分析,同时依据脂砚斋评批中对八十回之后情节的暗示观照,将续作内容与原作可能的情节走向对举而观,以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与文本多义解读的可能性。

image.png

唐老师首先系联几处核心情节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几大主要特质加以总括梳理。唐老师指出王熙凤甫一出场便非同凡响:“人未出场,声音先闻”体现其先声夺人,恃宠傲物;“后院进入,身份特殊”体现其威风八面,深得宠信;“衣饰华贵,彩绣辉煌”体现其色彩斑斓,珠光宝气;“颜值出众,体态风骚”体现其妩媚婀娜,美丽动人;“贾母介绍,似贬实褒”体现其精明泼辣,深受眷宠;“言语得体,应对自如”体现其能说会道,精明强干。

image.png

既而唐老师又聚焦于体现王熙凤“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协理宁府,执法严明”“心狠手辣,设局害命”“弄权铁槛,谋财放贷”“借剑杀人,谋害二姐”“隐瞒消息,设计掉包”等主要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洞察人情世故,善于机变逢迎,处事势利圆滑;贪利擅权,轻贱人命;不畏勤劳,威重令行;岗位责任,分工明晰;执法分明,不讲人情。

image.png

随后以第45回李纨与凤姐的斗嘴为切入点,指出李纨看似取笑实含讥诮的言语背后实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为凤姐最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并且由此将后四十回续作与基于脂批推测的可能情节走向加以对比,指出凤姐最终的凄惨结局实从第55回“抽身退步,消极理家”就已显出端倪,其后可能的走向为“众人嫌弃,迁回大房”“沦为奴仆,扫雪拾玉”“凤姐被休,平儿扶正”“知命逞强,病已金陵”。纵观全文王熙凤是一个可钦可佩、可恨可恶、可怜可悲的生动、鲜活、丰满的艺术形象。

image.png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00116;累计访问人数:3859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