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处室工作 > 教导处工作

【双新中期论证】双新赋能彰成效,课植研思焕新貌

作者:jdc     发布时间:2024-5-16 点击数:6754

 

——我校双新市级实验项目顺利完成中期论证

2024515日下午13:00,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研究与实践项目的中期汇报活动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举行,出席活动的点评嘉宾有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张哲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副教授,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朱家角中学、松江实验高中、嘉定一中、龚路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我校教导处副主任蒋磊老师和杨颺老师代表学校进行双新项目的中期汇报。

 1.jpg

蒋磊老师从项目概述、项目进展、项目成果、后续思路四个板块对《“课植文化”引领下的新课堂“深度学习”实践研究》这一项目进行阐述。蒋老师指出“课植文化”体现了学校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我校明晰了“课植文化”的内涵,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植文化”理念,挖掘深度学习的内核,探索导向深度学习的新课堂教与学的新方式,探索深度学习的实践样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蒋老师从理论学习、专题实践、学科推进、反思沉淀介绍了双新项目的开展情况,指出导向深度学习的新课堂关键特征和核心要素研究、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及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和方法研究任务基本达成,并提出项目组接下来将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发展的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等多维度来探索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

 2.jpg

杨颺老师围绕《支撑“深度学习”的“深度研修”共同体建设研究》这一项目进行介绍。杨老师阐述了新教研项目的总体情况,指出该项目主要解决如何实现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课植文化”与深度学习实践的融合,实现研修的精准化、循证化和个性化,提升教师深度学习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的问题。接着,杨老师从支撑“深度学习”的“深度研修”共同体框架、数据驱动的深度校本研修模型、深度研修系列工具三个方面介绍了支撑“深度学习”的“深度研修”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阶段性成果,并提出项目组接下来将继续推动各学科教研组践行与优化特色深度研修模式,并持续优化、扩充基于数据的校本深度研修模式。

3.jpg 

基于以上发言,四位专家对我们的双新项目所开展的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予以了肯定,并做出了专业的指导。朱教授建议深挖“课植文化”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契合点,区分“课”与“植”的情境创设,丰富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张教授建议要建构起实践样态和理论样态之间的联系;汤教授提出要丰富对“深度研修”的界定;王处长建议要使特色模型进一步体现出研修深度。

4.jpg 

此外,松江实验高中、嘉定一中、龚路中学的教师代表们也进行了双新项目的中期汇报。松江实验高中围绕《构建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和美思维课堂实践研究》与《指向核心素养的多样态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进行了介绍;嘉定一中围绕《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培育“合作-创新型”人才》交流“教--评”一致性的课堂探索与实践以及教研机制的新探索与实践;龚路中学围绕《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教与学的实践研究》以及《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要素建构与实施研究》展开了交流,四位专家也分别做出评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6.jpg

本次双新项目的中期汇报活动既是一个阶段小结,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笃志躬行,虽远必达,我校项目组将根据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明确研究方向,以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下一阶段的项目实施,凝心聚力地把双新项目做好、做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撰稿:王雅宁

审核:马书生、蒋磊

摄影:王雅宁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6560;累计访问人数:3295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