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语文组是由热爱语文、团结奋进的31位教师组成的集合,其中区骨干教师2位、校骨干教师7位,高级教师15位,中级教师8位,初级教师8位。
区、校骨干教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在团队中发挥示范作用;高级、中级教师深耕教育,是团队的支柱;组内还有虚心求学、勇挑重担的青年教师作后盾。通过教研组建设,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课程】
高中语文学科双新的推进从新课标的推出,到新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我们极大的关注。教研组邀请市区专家、教研员多次来我校指导,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学习双新理念,整体把握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改进的方向和策略,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双新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围绕课程建设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1.基于双新理念,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保证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高水平实施。
2.开设人文讲堂、春晖文学社文学欣赏等特色选修课,为有特长的同学搭建发展的平台。
3.组建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帮助青年教师理解双新理念,快速成长。
4.提升教师的双新实践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1)每学期,都会开设市、区级展示及交流活动;
(2)多项区级课题立项、结题;
(3)多人次在市、区各类教学比赛获奖;
(4)……



【教学】
语文教研组围绕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开展体现学科特色的主题教研、学习活动设计:
1.组内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结合学生的特点,形成了具有朱家角中学特色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提升教学效能。
2.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获得积极参与、体验成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文化传承和审美品味以及思维能力。增进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的认识、认同,关注学习的真实发生,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3.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效课堂,薛梦婷、袁蕾、王雅宁等近10位青年教师开设了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分析、改进教学的实践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教学成效,获得广泛好评。
4.设计丰富的特色学科活动,如游大观园创作诗词、作文竞赛、古诗文竞赛、班级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运用学校公众号,借助B站等媒介来宣传、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收到了显著的教学的效果。
5.学有所成
学生在上海市和青浦区的写作、古诗文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研】
在教研方面,按照校本研修的模式,积极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内的研修:
1.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小结工作。
2.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本学科教师发展的研修模式,根据教研模式,积极开展教学研修活动。
3.加强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并结合新材料、新理念,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用校本研修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上课时,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
4.加强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备课组在活动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评价】
1.关注新高考,研究新评价,关注每年高考评价会的信息,在高考、春考后及时组织开展新高考的命题研究研讨。
2.通过数字化、智慧作业平台的使用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从知识学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层面,开展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促进师生交流,优化学习方式。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线上和线下混合评价,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精准教学。


撰稿:陆佳
审核:马书生、朱城
摄影: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