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校2027届文科班特色拓展课“智慧人生”开启了第四课。我们很荣幸地再次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泉教授前来讲授。本节课主要围绕“人生基本而终极性的问题”展开。
课程伊始,高教授便抛出了三个根本性的哲学议题: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以及身心关系。他强调,这些问题不仅是哲学探讨的核心,更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它们没有一成不变的终极答案,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高教授的讲授充满了智慧与深度,他巧妙地引用了《圣经》中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以及《报任少卿书》中关于天人之际的深刻论述,来探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微妙联系。他指出,无论时空如何流转,这些关系始终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讨论群己关系时,他引用了《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以此分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互动。而在探讨身心、形神关系时,他引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周梦蝶”的寓言,激发了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层思考。此外,他还通过农村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生死的哲学问题。
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和文明中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但它们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成为人类普遍面临的挑战。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哲学逐渐发展起来。
高教授的课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对哲学探索的热情,使得这门课程成为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之旅。
撰稿:孙沁沁
审核:马书生、蒋磊
摄影:孙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