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我校“智慧人生”哲学课程迎来了第六课。这堂课由华东师范大学晋荣东教授继续为人文班学生讲述“思维的逻辑性与逻辑学”。
晋教授在简要复盘了前两课的核心知识后,重申了学习要点:概念界定需清晰无误,语言运用应精准贴切;判断务必恰如其分,推理则须遵循严谨逻辑。正如撰写议论文时,每个论点的确立,无论是被视为真实还是可接受,背后都应有坚实的理由支撑。充足理由原则在逻辑上的体现,即要求论据的真实性、与论点的相关性及论证的充分性。

进入“增强论证说服力”的教学环节,晋教授巧妙借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证题,引导学生区分叙述顺序与论证逻辑的差异,深入阐述了说服力构建的核心——充足理由原则,并再次凸显了真实性、相关性、充足性的核心价值。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晋教授激发同学们对论证中常见逻辑谬误的反思,不仅帮助他们厘清了逻辑层面的“人身攻击”与日常语境下的不同,还借助鲜活的案例,使稻草人谬误、虚假二难选择、滑坡谬误、错误类比及双重标准等逻辑陷阱变得易于理解,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聚焦于逻辑本身的正确性,而非偏离主题的争执。

谈及“逻辑思维的基本法则”,晋教授利用实例,引导学生辨析概念混淆与论点偷换,激发了学生们对于保持思维确定性、无矛盾性及明确性的深入探讨。这一系列讨论,加深了学生们对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理解,强调了思维过程中前后一致、避免自相矛盾及明确立场的必要性。
课程尾声,晋教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适合高中生阅读的逻辑学书籍推荐给同学们,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与好评,为他们的逻辑思维之旅增添了更多宝贵资源。
撰稿:孙沁沁
审核:马书生、蒋磊
摄影:孙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