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校要闻

【社会实践】传不息星火,郊外野稻香

作者:政教处     发布时间:2025-10-27 点击数:129

 

——唐仲英爱心小分队与新疆学子共赴优禾谷学农


金秋十月,稻浪飘香。10月24日中午,我校唐仲英爱心小分队与新疆学子共同走进优禾谷农场,以割稻脱粒、制作稻草人等农事体验为载体,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劳动教育课。

正午的阳光洒在基地的稻田上,沉甸甸的稻穗泛着金黄光泽,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浪。在农耕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挽起衣袖、俯下身子,走进金黄的稻田。左手扶稻、右手挥镰,“咔嚓”声中,沉甸甸的稻穗应声倒地。从生疏的动作到熟练的配合,大家在汗水中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深刻内涵。

随后的脱粒环节,同学们轮流操作传统农具与现代脱粒设备,看着饱满的稻谷从稻穗中脱落,真切体会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耕耘之乐。

接着是稻草人制作环节。同学们发挥创意,用割下的稻秆搭建骨架,捆扎成型后细细修剪外观,有的给稻草人戴上草帽,有的用布条装饰“衣裳”,原本普通的稻草在巧手下变成了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田间守护者。

田埂间稻浪翻滚,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弯腰割稻、协力脱粒,在劳作互动中践行“两混一共”,让劳动教育基地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沟通、懂得协作。劳动实践接近尾声。田埂上整齐堆放着收割的稻穗,田垄间伫立着崭新的稻草人,竹筐里盛满了搓好的草绳,同学们的衣衫虽沾着泥土,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优禾谷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这些年轻学子带着热情参与农事,既传承了传统劳作技艺,更诠释了劳动教育的真谛。”

微信图片_20251027133142.jpg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望着自己亲手收割的稻谷与制作的稻草人,脸上满是成就感。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走出书本,走进自然,不仅体验了农耕乐趣、学习了农业知识,理解了劳动的价值,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唐仲英奖学金理念“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


撰稿:2027届2班 李恩童

审核:王志刚 盛心怡

摄影:吴祉祎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5094;累计访问人数:408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