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通知通告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19学年第二期工作要点

作者:蒋伟勇     发布时间:2020-4-29 点击数:6537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总目标,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原则,深化学校改革发展。以教育局提出的“大抓制度、大抓管理、大抓作风”要求,大抓基础管理,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学校品牌。

二、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市教委防控工作和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最大决心、最严措施、最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区教育《青浦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中职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学工作方案》的精神,认真制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方案》,以“四个强化”即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宣传引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专业处置,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线上线下开学工作。

三、线上教学工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寒假延期、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以“互联网+教育”落实在线学习,通过“智学网+直播平台”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落实“停课不停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努力提升学生在家学习质量。学校制订了《朱家角中学在线学习方案》,明确了技术保障、教学实施、教育管理三个组,分类实施、分步推进,及时研讨反馈,边实施边改进。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家长如何做好在线学习、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

四、发展工作

(一)德育工作

1.结合抗疫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挖掘抗疫先进事迹,开展多样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抗疫先进人物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害人类生命健康,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疫情给我们人类发展提出了深刻的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拓视野,让学生懂得全球抗疫过程暴露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实现全球治理现代化的有益途径。

3.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质量,发展学生文明素养。结合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严格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严格全校学生的学风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文明素养。

4.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研究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法,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针对“线上学习”暴露出的学生自律性、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5.加强班主任工作指导,提升班级建设的水平。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注重班主任对特殊学生指导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指导班主任深入学生生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开学、放假以及考试时间调整等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调整心理与情绪;加强教育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

6.有计划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增进家校合作。亲子关系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的重要因素,在特殊情况下,通过多种形式有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学生成长提供健康环境。

(二)教学工作

1.协同三类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基础型课程的基础。组织各教研组学习、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精选学习内容,优化学习过程,丰富课程经历,服务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坚持特色化发展,丰富拓展型课程。以“课读耕植”传统思想,开发拓展型课程,提高科技、艺术、体育等校本课程的质量,逐步完善特色课程体系。研究理科、文科班特色课程建设,帮助学生特色化发展。认真做好“地理环境”创新实验、“人工智能科创实验室”等项目的落实,提升课程品质,拓宽平台,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

2.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认真规划从平台技术开发、资源库建设、学习空间建设和运用方式等几个方面,深入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和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供有效的空间。

3.立足教学实际,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各教研组围绕教学基本环节,深入研究教学研究活动,提升学科教育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4.规范组织考试与命题研究工作,提高诊断的科学性。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广大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基本要求,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提高考试命题正确性与科学性,充分体现考试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保障考试评价的科学性。

5.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依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基于学校特点逐步建立道德修养、学业水平,综合活动能力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6.立足新课程改革,探索学科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文、史、哲三科新课程标准的同与异,形成文科融合教育观念,探索联合教研、共同进步的方式,探索文、史、哲三科互补的大文科教育实践。

(三)教育研究

1.设计重点项目,引领学校发展。研究制订“基于课植文化的普通高中学习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重点项目,明确学校发展方向,统领学校近三年的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2.完成“十三五”规划总结,形成“十四五”规范的初步框架。依据学校实际,认真总结“十三五”的发展成果、经验与不足,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的特点;以“基于课植文化的普通高中学习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为引领,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框架,明确学校新发展的方向。

3.围绕学校重点项目,指导教师开展开展课题申报。紧紧围绕学校重点项目,规划好子课题的研究方向与类别,鼓励与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申报,培育区级课题或项目,提升全体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教育水平。

(四)后勤工作

1.全力保障校园安全。严格消防、水、电、气以及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严格师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健康;强化日常寻查制度,及时发现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

2.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尽全力做好全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物资保障,指导好全校性的日常消毒工作,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采购与储备,及时采购必备设备。

3.科学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年度预算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做好经费使用计划,合理使用,严格程序,确保基本需要有保障;努力做好财务规范与安全,进一步规范物品采购流程,严格控制现金的使用,提高经费利用率。

4.严格管理,保障项目建设科学有效。严格按上级要求、程序推进项目建设,科学设计项目方案,有效使用经费,保障建设项目不仅规范,而且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于课程建设,服务于师生发展。

(五)新疆部工作

1.深入研究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将“五个认同”的核心思想融入到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活动和综合性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先进思想、先进文化,主动融入现代化的浪潮,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严格新疆班的管理,保持相对的封闭性,做好日常消毒、防护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合理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因校园封闭而引起学生心理波动,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3. 严格常规管理,提升教育品质。强化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常规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学生各类活动,组织学生重大节日的生活与学习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加强学生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繁荣的教育,促进民族团结。

4.认真总结经验,建设新疆班的教育品牌。总结近年来新疆班在常规教育、社会实践、朋辈教育、学生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实践,提炼经验,形成新疆民族班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

(六)其它工作

1.全力推进“数字课植园”建设,推动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数据积累与应用,开展教与学的方式的优化,有序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力求在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针对性和教育质量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

2.工会树立服务意识,关心广大教职工。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发挥集体决策的力量,认真落实校务公开,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积极推进教工之家、妇女之家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工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好退休教师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3.认真做好校园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校园疾病联控;健全健康检查制度,完善健康教育考核办法;加大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宣传的力度,努力创设整洁、美丽、健康的校园。

4.改进图书馆工作,发挥阅读对师生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规范语言文字环境。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12号  沪ICP备2021005243号-4

联系电话:021-59231668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3

 

 

 

当前在线人数:205991;累计访问人数:385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