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工作要点
根据青浦区教育局《2021年青浦教育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扬“抢拼实善”的精神,认真落实“强基行动”,围绕核心,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推进教育改革,建设有特色多样化高品质的学校,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学校的品牌建设。
站在建党100周年历史节点上,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引,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上海市“五大新城建设”发展大机遇,不断挖掘学校的特点,深化“课植文化”的研究,坚持改革发展的方向,围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在新课程建设、体验德育的优化、“学得课堂”的升级改造、教师队伍的高层次发展、教育信息化以及管理的科学化等方面全面谋划布局。以规划引领,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化多样化高品质发展,建成优质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二、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体验德育发展。
围绕“四史”教育,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丰富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统筹规划全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水岸集市”、“十八岁成人仪式”、“五月歌会”等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化实践体验,优化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开发教育资源,优化走进高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等社会课程的建设,深化活动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着力学生发展,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全方位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新时代发展要求,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研究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方法,不断提升生涯指导的专业性;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能力。
重视基础管理,强化班级的规范化建设。梳理班级管理的晨检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特殊学生帮教制度、就寝纪律的巡查制度等基础性工作,扎实做好基础管理,不断提高班风和校风建设。
发挥自主管理,加强对团委和学生会的指导。加强对团委和学生会的指导,鼓励团委、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活动组织和学校管理中,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优势,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调动团委、学生会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对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家庭教育差异大等问题,挖掘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案例研讨、论坛等培训活动和研讨活动,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实践能力。
三、聚焦重点问题,深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依据“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要求,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根据“双新”改革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将原有的三类课程重构,确立以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分类的课程体系,对原有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等需要重新梳理与整合,优化德育课程结构框架,并整合到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力争学校课程体系支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
聚焦“双新”改革的重点,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根据“双新”改革的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理论学习,深化“双新”理念,要突出知识结构化与单元教学,要突出大概念与主题教育等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立足学会学习,深化“学得课堂”研究。以学为中心,深入研究“学得课堂”,不仅要研究知识的学得,更要研究方法的学得,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加强命题研究,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性。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命题发展趋势,开展命题方法和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命题能力,充分体现考试评价的知识、方法和能力相结合,充分体现考试评价的终结性与过程性相统一。
研究中招政策,优化考试招生方法。面临“中招”改革的重大变革,深入研究改革对学校的影响,加强宣传力度,探索新形势下的招生方案,让适合朱中环境和教育特点的学生进入我校学习深造。
增强服务意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图书馆、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做好相应保障,服务于广大师生;教务、考务工作全力保障日常教学、考试的有序,提升动态管理水平,促进规范化建设;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与指导工作,以管理促进发展。
四、立足长远发展,推进教师发展的研究。
围绕重点工作,开展课题或项目研究。以“双新”实施为重点内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大概念与主题教学、知识的结构等关键问题开展实践或行动研究,推进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以学为中心,开展分科分类的实践研究,逐步构建完善的“学得课堂”框架,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数据研究对教育的指导作用。
丰富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围绕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内涵建设为核心,确立教师分类发展的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激发教师专业自觉,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培养更多的高端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强化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结合建党100周年历史节点,以“四史”教育为重点内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结合新疆的区域发展,开展新疆史教育,引导学生确立“五个认同”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注重文化融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结合学校多民族的特点,开展各种活动,加强新疆学生与上海学生的交往与交融;开拓校外活动,为新疆学生融入当地社区、社会创造机会,增进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民族融合,推进民族共同体建设。
广泛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激励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充分发挥历届校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开展生涯教育活动,优化社会实践与体验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引导新疆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严格财务制度,合理分配全年经费。依据上级要求严格财务管理,以规范与制度防范内控风险;继续做好开源节流,用好每一分钱,支持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严格物资采购制度,优化流程管理,服务于教育教学。
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坚持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的策略,用有限的资金,逐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花园学校的品质,不断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加强指导,不断提升专项经费的管理水平。专项经费在保障学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项目负责人的专业化水平则有利于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总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高规划能力和执行水平,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益。
强化动态管理,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要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职责,主动作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
七、其它工作
关心教师身心,提升工会服务品质。深入教师,了解教师,倾听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开动脑筋,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的凝聚力,激发教师活力,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强化档案意识,记录学校发展轨迹。各部门要树立归档意识,注重资料积累,留下发展的痕迹。而且注重将日常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提炼、提升,反思、改进,推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